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东,行吟年复又年红。
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
北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
多情湘水逢才子,欲把文章吊屈公。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才横溢,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李群玉的诗在当时颇受赞誉,与杜牧、许浑等人有交往,但一生未得显达,终以布衣终老。
译文
我身在三湘四水的东边,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健笔书写高雅的情怀,醉后折取五色笺纸来题写诗篇,北方的客人和春天一同在这里停留,南方的枝头与我一样都是漂泊无定的蓬草,多情的湘水遇到了才子,我想要用文章来凭吊屈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先贤屈原的怀念,首联写诗人身处三湘四水之地,年复一年地行吟;颔联写诗人以凌云健笔抒发高雅情怀,醉后题诗;颈联以“北客”和“南枝”自喻,表达了自己和北方客人一样都是漂泊无定的;尾联则借凭吊屈原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行吟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先贤的怀念,诗中“北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一句,以“北客”和“南枝”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北方客人一样都是漂泊无定的,如同蓬草一般随风飘荡,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也借凭吊屈原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游历三湘四水时所作,当时,诗人身处异乡,漂泊无定,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先贤屈原的怀念,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