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释文珦
今日晴明行亦好,经旬风雨住何妨。
林花经雨香犹在,溪水因风绿更长。
野老逢人知姓字,村童见客问家乡。
此中真意谁能解,闲对青山白日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文珦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潜道,自号“无文道人”,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一生苦行,云游四方,以诗文名世,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和佛教思想,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
译文
今天天气晴朗明媚,出行也是很好的选择;即便是连续多日的风雨停歇下来,又有何妨呢?林中的花朵经过雨水的洗礼,香气依然浓郁;溪水因风吹拂,显得更加碧绿悠长,乡间的老人遇见我,能叫出我的姓名;村里的孩童见到我,会好奇地询问我的家乡,这里面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我只能悠闲地面对着青山,度过漫长的白日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首联“今日晴明行亦好,经旬风雨住何妨”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的淡然态度,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颔联“林花经雨香犹在,溪水因风绿更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颈联“野老逢人知姓字,村童见客问家乡”则描绘了诗人与村民之间的亲切交流,体现了山居生活的和谐与温馨,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闲对青山白日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闲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诗人也通过尾联的抒情,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文珦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与艰辛,正是这种生活经历,让他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山居时期,面对自然景象和村民的亲切交流,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