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落月径三尺,北岭乱云生半峰。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秋夜

唐·皎然

西楼落月径三尺,北岭乱云生半峰。

秋夜长天净无翳,星河灿烂如珠琼。

寒林叶落声声脆,野径花香处处浓。

独坐幽篁心自远,闲观世事似云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密切,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理禅意,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西楼之上,落下的月光如同三尺宽的银带;北岭之巅,纷乱的云雾缭绕在半山腰,秋夜的天空清澈无云,星河璀璨如同珍珠美玉般闪耀,寒冷的树林中落叶声声清脆,野间小路上花香处处浓郁,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心境自然变得高远,悠闲地观看世间万事,仿佛都如浮云般空幻不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山居的静谧与美丽,通过“西楼落月”、“北岭乱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氛围,诗人以“秋夜长天”、“星河灿烂”等词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而“寒林叶落”、“野径花香”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独坐幽篁”、“闲观世事”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心境高远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山居的静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首联“西楼落月径三尺,北岭乱云生半峰”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秋夜山居的画卷,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通过“星河灿烂”、“寒林叶落”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氛围,尾联“独坐幽篁心自远,闲观世事似云空”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心境高远的人生态度,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皎然出家为僧后,隐居山林期间,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感悟,在隐居山林的日子里,他常常独自漫步于山间小径,欣赏自然之美,感受生命之韵,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秋夜,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象,心生感慨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超然物外、心境高远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