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余年松若此,谁知我更老於松!出自哪首诗?

小编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老松

朝代:宋

作者:释绍嵩

古寺寒云外,苍苍几百寻。

老枝横碧涧,瘦叶拂青林。

雪里根犹固,风前干更吟。

六十余年松若此,谁知我更老於松!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禅意,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等文献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在古老的寺庙之外,寒云缭绕之中,有一棵苍老的松树,高达几百尺,它的老枝横跨在碧绿的溪涧之上,瘦弱的叶片轻轻拂过青翠的树林,即使在雪地里,它的树根依然坚固;在风前,它的枝干更是吟唱着生命的坚韧,这棵松树已经六十余年如此坚韧不拔,但又有谁知道,我比这松树还要年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历经风霜的老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年岁已高的感慨,诗中“老枝横碧涧,瘦叶拂青林”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老松的形态,而“雪里根犹固,风前干更吟”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两句“六十余年松若此,谁知我更老於松!”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老松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和对岁月的感慨,诗中老松的形象,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诗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写照,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老松的年龄,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坚韧精神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一生修行佛法,对生命和宇宙有着深刻的思考,在漫长的岁月中,他见证了无数的生死轮回和世事变迁,对生命的坚韧和脆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寒冷的冬日,漫步于古寺之外,看到一棵历经风霜的老松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老松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岁月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