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团扇尘侵损,又见生绡月样裁。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团扇歌

唐·杜牧

可怜团扇尘侵损,又见生绡月样裁。

团扇无情似有情,年年相见在他乡。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可叹那团扇已被尘埃侵蚀变得破旧不堪,而今又见到新制的丝绢如同明月般被精心裁剪成扇,这团扇似乎无情却又似含深情,每年都在他乡与我重逢。

释义

首句“可怜团扇尘侵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旧团扇因岁月流逝而受损的怜惜之情,次句“又见生绡月样裁”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新扇的精美与旧扇的破败,暗示时间的无情与物是人非的感慨,后两句进一步借团扇抒发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漂泊异乡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团扇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感慨,团扇作为古代女子常用的纳凉之物,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但在这里,它更多地承载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漂泊生活的无奈,通过新旧团扇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旧物的怀念,也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惋惜,团扇的“无情似有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过往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接受与适应。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本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长期漂泊异乡,这首诗很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团扇这一日常物品,寄托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现实。

《团扇歌》不仅是一首描绘团扇的诗,更是一幅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的画卷,展现了杜牧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