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释文珦
午窗一钵青精饭,拣得香薪手自炊。
细嚼松风美可嚼,静含山月淡相宜。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检落枝。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总堪悲。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文珦(约公元一二七九年前后在世),字潜山,俗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不详,仅知他早年居杭州西湖智果寺,后隐居于天目山,诸峰遍游,年八十余卒,释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编为二卷。
作者简介
释文珦是南宋末年至元初的一位僧人,以诗名世,其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禅意。
译文
中午时分,我在窗前用一碗青精饭充饥,亲自挑选香木生火做饭,细细咀嚼着松风般清新的饭菜,感觉美味无比,静静地含着饭菜,仿佛与山间的淡月相映成趣,闲暇时,我会在石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所至,便在花间捡拾落下的枝叶,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与人间那些纷繁复杂的世事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令人心生欢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午窗一钵青精饭,拣得香薪手自炊”等细节,展现了诗人自给自足、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细嚼松风美可嚼,静含山月淡相宜”等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享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禅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日常场景,通过“青精饭”、“香薪”、“松风”、“山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诗人通过亲自做饭、观赏流水、捡拾落枝等细节,展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两忘的禅意生活,诗人也通过对比“此中无乐事”与“人间万事总堪悲”,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山居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一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自给自足、简朴自然的生活,这首诗正是诗人在山居生活中所写,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