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愧人非跛男子,安能与世作津梁?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7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愧人非跛男子,安能与世作津梁?”,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八)》,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八)

宋 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尔不堪闻鼓角,我愧人非跛男子,安能与世作津梁?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在文学创作的战场上,我如同老将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在菩提坊里却病得像维摩诘菩萨,近处的水面上没有鸥鹭飞翔,只有偶尔有归家的牛儿浮着鼻子渡过水来,我闭门寻找诗句,如同陈师道(陈无己),对着客人挥毫泼墨,就像秦观(秦少游),正当我无法忍受听到战鼓号角的声音时,我惭愧自己不是跛脚的男子(指有缺陷但仍能有所作为的人),怎么能为世人搭建沟通的桥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自喻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诗人以老将伏波和病维摩自比,既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又透露出因病困扰的无奈,通过对比自己与陈师道、秦观等文学好友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因病无法像他们一样正常创作的遗憾,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惭愧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文学追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自己因病无法像其他文学好友一样正常创作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又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病愈后所写的一组即事诗之一,当时,黄庭坚因病在荆江亭休养,病愈后他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组即事诗来记录自己的心境和感受,在这组诗中,诗人既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和痛苦,又展现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而这首《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八)》则是其中的一首佳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学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