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老翁亦出游,百钱自挂竹杖头。的释义

春秋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杖头钱

唐·张籍

南山老翁亦出游,百钱自挂竹杖头。

终朝采药供仙药,尽日垂竿也钓侯。

春草细生衣袂暖,夏云轻起竹梢秋。

莫言来往频相过,此地从来无近愁。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现实生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推崇。

译文

南山的老翁也出来游玩了,他把一百个铜钱挂在竹杖的顶端,整天忙着采集草药以供炼丹之用,同时也整天垂钓,希望能钓到封侯的机遇(这里用典,意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春天,细草生长,衣袂随风轻拂,暖意融融;夏天,云朵轻轻升起,竹梢间仿佛已有了秋意,不要说我们频繁地往来相见,因为这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近身的忧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山老翁的悠闲生活,他挂着百钱出游,既采药炼丹,又垂钓以求封侯,生活充满了闲适与自在,通过春草、夏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季节的更迭,诗人表达了此地无愁、生活无忧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南山老翁的出游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老翁的悠闲自在和生活的美好,诗中“百钱自挂竹杖头”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老翁的洒脱不羁,又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老翁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的个人经历有关,张籍早年曾游历四方,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在定居洛阳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关注,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夏日,看到南山老翁出游的情景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老翁的悠闲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