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悠悠,不尽荻花秋,瑟瑟荻花满岸秋,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注:您提供的“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两句,在常见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版本中并不完整出现,可能是后人根据辛弃疾的词风或意境进行的再创作或提炼,为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词,并特别关注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部分。)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多抒发爱国热情,风格豪放激昂,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从哪里可以眺望中原故土呢?眼前只有北固楼的风光,千百年来,有多少兴衰更替的事情发生?真是漫长无尽,就像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样。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率着千军万马,割据东南一隅,与曹操、刘备抗衡,争夺天下,天下英雄谁是他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罢了,生子应当像孙权一样。

荻花在秋风中摇曳,满岸都是瑟瑟的秋意,登高望远,我不禁老泪纵横,却无处挥洒,想当初披上战袍、挂上盔甲的英勇岁月,如今已迟了啊,回想起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犹如猛虎下山。

释义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扬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软弱无能、自己报国无门的深深忧虑和悲愤。

赏析

“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虽非原句,但体现了辛弃疾晚年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凉心境,整首词以登高远望为引子,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的英雄情怀,词中既有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情感丰富而深沉,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或开禧元年(1205年),当时辛弃疾已年近六旬,被朝廷闲置多年,壮志难酬,他登上京口北固楼,眺望中原,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词作,词中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软弱无能、自己报国无门的深深忧虑和悲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