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宿宣城尉中
唐·韦应物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孤舟更入剡溪云,幸有笔床茶灶在。
海鸥闲伴宿,远客坐弹琴。
岁晏何所会,惟将静者亲。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歌内容丰富,形式与题材多样,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文学创作,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境界,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田园之美,以及个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译文
南朝的往事令人惆怅,长江之水独自流淌至今。
我独自驾着小舟,深入剡溪的云雾之中,幸好还有笔床和茶灶陪伴着我。
海鸥悠闲地与我为伴,共度长夜,远方的客人坐在这里弹琴。
岁末将至,我还能与谁相会呢?只有那些心境宁静的人才能与我亲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朝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描绘,诗人驾舟深入剡溪,虽然孤独,但幸好有笔床(文人写作时放置笔墨的用具)和茶灶(烹茶用的器具)相伴,显示出他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忘文人本色,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海鸥与远客的形象,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个人境遇的淡然态度,诗中“幸有笔床茶灶在”一句,既是对物质生活的简单满足,也是对精神追求的坚守,海鸥与远客的意象,则增添了诗歌的闲适与超脱之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心境转淡的时期,他或许在宣城尉的任上,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无常,内心充满了感慨与沉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淡然态度,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墨客,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忘追求精神生活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