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篱槿花开柿叶丹,土沟东去过牛栏。
斜阳草树人家远,一路秋声听未完。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秋日行村路》,作者为南宋诗人乐雷发。
作者简介
乐雷发,字声远,号雪矶,湖南宁远人,南宋末年文学家、诗人,他生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乐雷发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晚年隐居浯溪,他的诗作以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竹篱边木槿花绽放,红艳如火;柿子树叶也已转成深红色,我沿着东边田间的土沟前行,经过农家圈养牲畜的牛栏,夕阳斜照,草木丛生的人家显得遥远而宁静,一路上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也听不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乡村的宁静美景和诗人的悠闲心境,篱笆边的木槿花和柿子树叶的红艳色彩,为画面增添了浓厚的秋意,诗人沿着土沟前行,经过牛栏,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夕阳下的草木和人家,以及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秋日乡村画卷。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乡村的宁静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篱笆边的木槿花和柿子树叶的红艳色彩,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热烈和坚韧,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沿着土沟前行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夕阳下的草木和人家,以及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乐雷发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乡村,过上了宁静而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秋日漫步乡村时,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描绘秋日乡村的宁静美景和诗人的悠闲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