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全诗是什么?

小编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老骥行

唐·杜甫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空阔山川无近远,清风明月自相依。

故园花发应相忆,旧友书来每见思。

莫道桑榆晚景促,浮生若梦总堪悲。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实际杜甫并无直接以此句为内容的诗作。)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已经衰老得像一匹卧倒的老马,但行动起来还像小黄牛一样奔跑不息,在这广阔无垠的山川之间,无论远近,清风明月总是与我相伴,故乡的花儿应该正在盛开,你是否也在思念它们?老朋友的书信常常寄来,每次都让我深深思念,不要说夕阳下的晚年时光短暂,人生如梦,总是充满了令人感慨的悲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衰老状态与依然保持的精神活力,表达了对故乡、旧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如梦如幻的感慨,诗中“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虽老犹健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以“老骥”自喻,既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又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空阔山川无近远,清风明月自相依”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自然景象,寓意着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而“故园花发应相忆,旧友书来每见思”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切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景促,浮生若梦总堪悲”则是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深刻感悟,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身体日渐衰弱,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在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