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岂惟蒲柳先摇落,
坐觉风云已惨凄。
长与湘江作伴眠。
(注:“岂惟蒲柳先摇落,坐觉风云已惨凄”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张籍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湘水吟》中,张籍确有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交融的诗风,这样的融入在风格上是符合他的创作特点的。)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生于唐玄宗开元末年(约742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初年(约836年),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现实生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身处在这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作诗,我怀揣着高雅的情怀和凌云之志,挥毫泼墨,但岂止是那些脆弱的蒲柳先我而凋零,我更是坐在这里,感觉到周围的风云都变得惨淡凄凉,我只愿长久地与这湘江为伴,共眠于它的怀抱之中。
释义
“岂惟蒲柳先摇落”一句,用蒲柳(一种易凋零的植物)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脆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易老的感慨。“坐觉风云已惨凄”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悲凉,风云的惨淡象征着时局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三湘四水间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人以蒲柳和风云为喻,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哀愁,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悲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张籍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张籍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诗人,面对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很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样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悲凉,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