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离离柄渐西,披衣出户听晨鸡。的释义

小星9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唐寅的《夜坐有怀》,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夜坐有怀

唐·唐寅

北斗离离柄渐西,披衣出户听晨鸡。

孤灯寂寂人难寐,冷月凄凄夜未啼。

远望天涯思故里,遥思往事忆前溪。

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渔舟逐鹭鸶。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唐寅擅人物、山水、花鸟,其人物画尤为精妙,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译文

北斗星的光芒渐渐向西偏移,我披上衣服走出户外,聆听清晨的鸡鸣,孤独的灯火静静地燃烧,使人难以入睡;寒冷的月光凄清地照耀,夜晚还未有鸟鸣,我远远地望着天边,思念着远方的故乡;回想起往事,忆起那曾经的小溪,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悠闲地看着渔舟追逐着飞翔的鹭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难以入眠,披衣出户,聆听晨鸡啼鸣的情景,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北斗星、晨鸡、孤灯、冷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披衣出户听晨鸡”等动作描写,也展现了诗人对清晨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归隐田园为愿景,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寅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在夜晚难以入眠时,他披衣出户,聆听晨鸡啼鸣,思绪万千,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可能源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唐寅以绘画闻名于世,但他的诗歌作品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