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舍方寒索调护,里门终日待来归。的释义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归

唐·韦应物

传舍方寒索调护,里门终日待来归。

孤云迢递何时定,远水苍茫自不归。

多病故人疏旧雨,薄寒春草拥斜晖。

空庭寂寞花无语,独坐相思泪满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驿站里正值寒冷时节,我需要调养身体,而家乡的里门却终日盼望着我的归来,孤独的云朵在遥远的天际漂泊不定,远方的江水苍茫浩渺,我却无法回去,因为多病,老朋友都疏远了我,就像旧时的雨不再滋润心田,初春的寒意中,春草簇拥着斜阳,显得格外凄凉,空旷的庭院里,花儿默默无语,我独自坐着,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因身体原因无法归乡的无奈,首联“传舍方寒索调护,里门终日待来归”直接点出诗人身处驿站,身体欠佳,而家乡却时刻期盼着他的归来,颔联“孤云迢递何时定,远水苍茫自不归”以孤云和远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和无法归乡的愁绪,颈联“多病故人疏旧雨,薄寒春草拥斜晖”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多病而失去朋友关怀的孤独,以及初春时节的凄凉景象,尾联“空庭寂寞花无语,独坐相思泪满衣”以空庭、寂寞的花和独坐的诗人形象,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和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孤云、远水、春草等,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之情寓于其中,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传舍”与“里门”、“孤云”与“远水”、“多病”与“故人疏”等,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外地刺史期间,当时,他因公务繁忙、身体欠佳而无法归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