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山寺蹋云频独往,邻家穿竹自相过。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寂寞之中我掩起柴扉,面对苍茫落日,心中无限感慨,鹤筑巢在松树间,人们很少来我这里探访,绿竹生长着新嫩的竹箨,红莲花瓣凋落,结下莲蓬,我常常独自前往山寺,踏着云雾,邻居们则穿过竹林,自行往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时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宁静优美,首联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颔联写空寂的环境中只有鹤鸟筑巢栖息,人们很少往来,暗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动态,绿竹生长,红莲花瓣凋落,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尾联则写诗人独往山寺、邻家穿竹而过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闲适。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山居时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宁静优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生活的闲适、恬静、清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又有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尾联“山寺蹋云频独往,邻家穿竹自相过”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自由、闲适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无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多岁的时候,就辞官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辋川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