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顿觉氛埃远,回首方知暑毒空。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日登楼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凭阑顿觉氛埃远,回首方知暑毒空。

万瓦鳞鳞生爽气,一川溶溶动微风。

珠帘半卷斜阳里,翠竹千竿暮雨中。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回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凭栏远眺,顿时觉得尘埃远去,回首再看,才知夏日的酷热已悄然消散,万千屋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带来一丝凉爽,河流在微风中轻轻荡漾,夕阳斜照,珠帘半卷,翠竹在傍晚的细雨中更显青翠,这样的景色与心情,在人世间与天上又能有几回相同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登高远眺所见的清新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心旷神怡之感,首联“凭阑顿觉氛埃远,回首方知暑毒空”直接表达了登高远望后心境的变化,尘埃远去,暑热消散,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所见之景,屋瓦闪烁、河流荡漾、珠帘半卷、翠竹暮雨,构成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画卷,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与心境的珍惜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登楼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凭阑顿觉氛埃远,回首方知暑毒空”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后的心境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新宜人的夏日画卷之中,尾联则以“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回同”作结,既表达了对这份美景与心境的珍惜与感慨,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在这首《夏日登楼》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暂时忘却尘世烦恼、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陆游,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心情烦闷之时,他通过登高远望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压抑,从而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与超脱,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陆游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也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坚韧与不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