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叶初生高树外,雨声已到乱荷中。的释义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日雨中观景

唐·韦应物

云叶初生高树外,雨声已到乱荷中。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常蕴含着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淡淡哀愁。

译文

云朵如同初生的嫩叶,在高高的树梢外轻轻漂浮,而雨声已经悄然降临,在杂乱的荷叶间滴答作响,半夜酒醒,斜月映照半床,心中却比未醉时更加惆怅。

释义

首句“云叶初生高树外”描绘了雨后初晴,云朵如同嫩叶般轻盈地漂浮在高高的树梢之外,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次句“雨声已到乱荷中”则转而写雨,雨声已经悄然降临到杂乱的荷叶间,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雨势的突然与急促,后两句则转而写人,通过“半床斜月醉醒后”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而“惆怅多于未醉时”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中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两句通过云与雨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多端,同时也为后两句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半床斜月”与“惆怅多于未醉时”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愁苦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繁忙的政务之余,韦应物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就是在一次夏日雨后的夜晚,诗人独自饮酒观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色,以及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愁苦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作为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