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庄

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

乱山平野东西路,肠断当筵唱鹧鸪。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后入蜀为前蜀官员,其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全过程,以及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登上高楼,听到楼鼓声声,太阳已经西斜,凭栏远眺,更加觉得自己仿佛身处天涯海角,远离故乡,眼前是错落有致的山峦和平坦的原野,东西南北的道路纵横交错,心中愁肠百结,难以排解,尤其是在宴席之上听到那哀怨的《鹧鸪》曲,更是让人肝肠寸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楼鼓声声,日已西斜,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孤寂氛围;凭高望远,却更加感受到自己与故乡的遥远距离;眼前的山水道路,虽美却难以抚平内心的乡愁;而当听到哀怨的《鹧鸪》曲时,更是触动了诗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使他的思乡之情达到了顶点。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楼鼓声中日又斜”既点明了时间,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次句“凭高愈觉在天涯”则通过登高远望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后两句“乱山平野东西路,肠断当筵唱鹧鸪”则以眼前的山水道路和耳畔的哀曲为媒介,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在晚唐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苦难,韦庄作为一位历经沧桑的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为强烈,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和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