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读书行
唐·李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读书万卷裂儒衣,黄金可成弃不为。
但求文字传青史,不羡功名上玉墀。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心雄万丈虹霓气,身负千秋事业名。
(注:“读书万卷裂儒衣,黄金可成弃不为”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颀的现存作品,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李颀的风格和唐代诗歌的特点,创作了这首融合性的《读书行》,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李颀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读书万卷以至于撕裂了儒生的衣裳,即便黄金可炼成也毅然放弃不追求。
只愿自己的文字能够流传青史,不羡慕那功名能够登上皇宫的玉阶。
落笔可惊动风雨,诗成能使鬼神哭泣。
心中怀有万丈虹霓般的壮志,身上肩负着千秋万代的事业和名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淡泊,首联以自然景观开篇,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背景,颔联通过“读书万卷裂儒衣”的夸张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为了求知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黄金可成弃不为”则表明诗人对世俗财富的蔑视和超脱,颈联和尾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读书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淡泊,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怀,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在唐代,虽然文化繁荣、社会开放,但科举制度和官场腐败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个人理想和事业的美好憧憬,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