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凡心未免更诗字,习气犹思议古人。
梦里偶寻前代事,醒来犹自忆尘喧。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模拟复古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译文
我的凡心仍然忍不住去修改诗句,旧有的习惯让我仍然思考着古人的事迹,在梦中偶尔追寻前代的事情,醒来后依然回忆着尘世的喧嚣。
释义
“凡心未免更诗字”表达了作者虽然身为文人,但仍有世俗之心,难以完全摆脱对诗歌字句的推敲与修改;“习气犹思议古人”则揭示了作者的一种习惯,即常常思考古人的事迹,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追寻。“梦里偶寻前代事,醒来犹自忆尘喧”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袁枚对自我文人身份的一种反思与表达,首句“凡心未免更诗字”以自嘲的口吻,展现了作者作为文人的真实心态,即难以摆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次句“习气犹思议古人”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情怀,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与追寻,后两句“梦里偶寻前代事,醒来犹自忆尘喧”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袁枚“性灵说”的诗歌主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晚年时期,此时他已辞去官职,隐居随园,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尽管身处闲适之中,他仍然难以完全摆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也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追忆,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其作为一位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