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的解释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世

宋·陆游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几人得预清风会,如我今成白发囚。

老去功名空自惜,生来穷达岂堪忧。

青灯黄卷长为伴,且尽生前有限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世俗风气日渐衰微,少有独立不群之士,文化道德几乎崩溃,如洪水般泛滥无度,在这世道中,能有几人保持高洁之志,参与那清风高洁的聚会?而我如今却已成白发苍苍的囚徒,壮志未酬,年老体衰,对于功名只能空自惋惜,生来穷困还是显达又怎能值得忧虑?就让青灯黄卷成为我的长久伴侣,尽情享受这生前有限的时光吧。

释义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认为世俗道德沦丧,文化精神崩溃,独立不群之士稀少。“几人得预清风会,如我今成白发囚”则通过对比,反映出诗人自身的境遇,感叹自己虽有高洁之志,却未能实现,反而成了年华老去的“白发囚”。“老去功名空自惜,生来穷达岂堪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穷达的豁达看法。“青灯黄卷长为伴,且尽生前有限秋”则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写照,以读书为伴,安度余生。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对世态炎凉、文化沦丧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慰藉之作,首联直抒胸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道德的衰败表示了强烈的忧虑和不满,颔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无奈,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和对人生穷达的豁达态度,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尾联则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写照,以读书为伴,安度余生,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内外交困、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社会风气日渐衰微,文化道德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陆游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情怀和高度文化自觉的文学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文化道德的坚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陆游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