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倦客
宋·范成大
唤起瘦躯犹嵬峨,扶归困睫更芒洋。
空庭日暮鸟相语,水榭风微荷自香。
身是江南倦游客,心随塞北断鸿翔。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路长。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唤醒那消瘦的身躯依然显得高大巍峨,搀扶着回到家中困倦的眼皮更加迷离恍惚,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在相互交谈,水边的楼阁微风轻拂荷花散发着自然的香气,我本是江南疲倦的游子,心却随着那塞北的孤雁飞翔,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林小径,道路悠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倦客(疲倦的游子)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首联通过“唤起瘦躯犹嵬峨,扶归困睫更芒洋”生动展现了诗人身体疲惫但精神依然坚韧的形象,颔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对比,颈联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倦客的身份和对远方的向往,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倦客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向往,首联的“唤起瘦躯犹嵬峨”与“扶归困睫更芒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身体的疲惫,又突出了他精神的坚韧,颔联的自然景物描写则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巧妙的呼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颈联的“身是江南倦游客,心随塞北断鸿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倦客的身份和对远方的向往,既体现了他的孤独与漂泊,又展现了他的豪情与壮志,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既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又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江南为官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疲惫,他也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己作为倦客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他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范成大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