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间白沙看不见。
梅妻鹤子君知否?卖药思从伯休隐。
爱花却笑拾遗狂,领略溪山兴味长。
(注:第二首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之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林逋的《山园小梅》只有二首,但第二首原诗并无此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此处为模拟,历史上应为林逋的化名或类似人物,实际应为林逋式的隐士形象,如北宋隐士林逋,但原人并无此诗)
朝代:宋
作者简介
林逋,模拟历史人物,以北宋隐士为原型,生平不详,但可想象为一位热爱自然、淡泊名利、以梅为友、以鹤为子的高洁之士,他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以诗书自娱,以梅鹤为伴,生活简朴而高雅。
译文
(第二首模拟之作)
剪碎的绡纱如同点点酥凝,无需涂抹红妆,也无需晕染碧棱,空中流动的霜气仿佛静止,汀上的白沙隐约难辨,我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你可知道吗?我虽想卖药为生,追随伯休(东汉隐士严遵,字君平,卖卜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便闭肆下帘而授《老子》)的隐逸之路,但爱花之心却让我笑那杜甫(曾拾遗,故又称杜拾遗)的狂放不羁,在这溪山之间,我领略到了无尽的兴味与乐趣。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梅花的高洁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人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通过“卖药思从伯休隐”和“爱花却笑拾遗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诗人以梅为友,以鹤为伴,生活简朴而高雅,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高洁品质,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内涵和人文价值。
创作背景
模拟创作背景:在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普遍追求隐逸生活,以逃避现实的苦难和追求内心的宁静,诗人林逋(模拟人物)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隐居山林,以梅为友,以鹤为伴,过着简朴而高雅的生活,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