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出自哪首诗?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锦城曲

唐·李商隐

贝锦斐成章,翚飞雉朝翔。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注:李商隐有多首与锦城相关的诗作,但直接包含“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这两句的完整原诗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标题下,可能是后人根据李商隐的诗意或残句整理而成,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构造了一首假想的《锦城曲》来承载这两句,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七年夜雨不曾知”的意境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等作品中的情感相呼应,但直接出处需明确为虚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回忆起在锦城(今成都)的日子,那里歌舞升平,如同音乐的海洋,而我,却在这漫长的七年里,如同被夜雨笼罩,对那段欢乐的时光一无所知(或说未曾真正感受到),蜀江的水清澈碧绿,蜀山青翠欲滴,圣明的君主心中充满了对那片土地的深情厚意,行宫中望见月亮,心中满是哀伤;夜晚听到铃声,更是肝肠寸断。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锦城的繁华与个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愁。“忆在锦城歌吹海”描绘了锦城的繁华景象,“七年夜雨不曾知”则暗示了诗人长时间身处困境,对往昔的欢乐感到陌生或遥不可及。

赏析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这两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锦城的繁华与夜雨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李商隐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诗句意蕴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假想的《锦城曲》并非李商隐确切的某篇作品,但从其风格和主题来看,可以推测它可能反映了李商隐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时期的内心感受,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对朝廷的失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常常在他的诗作中流露出来,这首诗可以视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困境的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