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地,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人安然“睡美”正酣,火盆的火已经灭了,灰烬中还留着余温,香炉里香料早已燃尽,香气却依然弥漫在屋内,窗外屋檐的雨水一点点往下滴,就像琴瑟齐奏发出的声音传入耳中,我斜倚着枕头,听着这雨声,觉得它特别奇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独自在书房中安闲地度过,他吹灭灯后,在秋雨的陪伴下安然入睡,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舒适,诗中通过“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惬意,而“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则通过比喻和听觉描写,将秋雨的声音比作琴瑟之音,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赏析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绕檐点滴如琴筑”一句,将秋雨的声音比作琴瑟之音,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热爱,通过“支枕幽斋听始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之美的独特感受与欣赏,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名利与仕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在这首诗中,他以一种更加平和与宁静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与自然,通过描绘一个深秋夜晚的闲适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在晚年时期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更加豁达与超脱的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