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乐天归老日,柳枝骆马雨堪伤。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洛中送韩七、裴三、复先赴举

唐·刘禹锡

四海今年更渺茫,

昆仑山上一枝香。

心期欲去知何岁,

惆怅空回又几霜。

不似乐天归老日,

柳枝骆马雨堪伤。

春草何茫茫,王孙游有芳。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堪伤。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此处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刘禹锡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在唐代文坛上享有盛誉。

译文

四海之内今年更加显得渺远而迷茫,

就像昆仑山上那孤独绽放的一枝香。

心中期望离去的日子却不知何时能来,

惆怅地空自回转,又度过了几个寒霜。

不像白居易那样在归老之日还能安然,

我这里的柳枝、骆马,在雨中更添几分哀伤。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举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白居易的归老生活,突出了自己当前的困境和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

赏析

“不似乐天归老日,柳枝骆马雨堪伤”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白居易(字乐天)的归老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伤感,白居易在晚年归隐后,生活安逸,而刘禹锡却仍在仕途上漂泊不定,面对离别和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哀伤,这里的“柳枝骆马”既是送别之景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洛中送别友人韩七、裴三、复先赴举时所作,当时,刘禹锡正处于仕途不顺的境地,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无奈,而友人的离去,更让他感受到了孤独和失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己现状的感慨。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在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境遇下,依然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