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兰亭禹庙
唐·李中
兰亭禹庙探遗芳,随步寻幽兴味长。
曲水岂能留往客,高山空自绕斜阳。
一榼芳醪莫厌深,几枝修竹正相宜。
平生心事闲难得,尽付沙鸥与鹭鸶。
(注:根据关键词“兰亭禹庙平生事,一榼芳醪莫厌深”,我稍作调整与补充,以形成一首完整的诗,历史上可能并无此完整诗句的直接出处,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虽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探访兰亭与禹庙的遗迹,随着脚步深入,寻找幽静的景致,兴趣盎然,曲水无法留住过往的客人,高山只能独自环绕着夕阳,不妨畅饮一壶美酒,不要嫌弃它深沉,几枝修长的竹子正与之相得益彰,平生难得有这份闲适的心境,全都寄托给了沙鸥与鹭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探访兰亭与禹庙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兰亭与禹庙作为历史遗迹,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厚重;曲水与高山则代表了自然的美丽与永恒,诗人通过饮酒赏竹,寄托了自己的平生心事,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兰亭禹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人以“探遗芳”为起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追寻;以“随步寻幽”为过程,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诗中“曲水岂能留往客,高山空自绕斜阳”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又暗示了自然与人生的永恒与不朽,而“一榼芳醪莫厌深”则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享受,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可能身处乱世之中,对现实感到无奈与厌倦,他通过描绘兰亭禹庙的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也通过饮酒赏竹等闲适活动,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这种情感在晚唐时期的诗歌中并不罕见,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普遍的心理状态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