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刘长卿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梦得池塘生春草,

心随明月到君边。

翰林惟奉还山诏,

湘水空招去国魂。

作者及朝代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性格刚毅,不拘小节,有“刚肠嫉恶”之称,两次遭贬谪,仕途坎坷,但诗名远播,与钱起、郎士元齐名,时称“钱刘”、“刘郎”。

作者简介

刘长卿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作多抒发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他的五言诗尤为出色,擅长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他的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

更以高雅的意趣挥动凌云之笔,

醉后折取奇花来书写在五色笺上。

梦中仿佛得到了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之句,

心随着明月飞到了你的身边。

翰林学士只奉旨归隐山林,

湘水却空自招唤着离国的魂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湘水边的行吟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翰林惟奉还山诏”一句,暗含了诗人对朝廷不公的感慨,而“湘水空招去国魂”则表达了他对离国远游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两句,既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又表达了他对行吟生活的执着追求,而“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挥笔书写和醉后折花的场景,展现了他高雅的意趣和洒脱的性格。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们通过对比翰林学士的归隐和湘水对离国魂魄的招唤,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国远游的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贬谪期间所作,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湖南一带,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湘水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透露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