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宋·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屡惊新岁换,眼青空见故人还。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只今江表尚恬熙,谁与宽些尺泽鲲。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工诗文,书法亦自成一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体,其诗词作品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黄庭坚虽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文学追求。
译文
老朋友从前有凌云大志,不料却沉沦于低微的官职之中,岁月匆匆,我已多次惊讶于新年的到来,而眼中空见故人归来,虽然远离京城如同远离太阳般遥远,心中难免有所怨恨,但听到朝廷的谕旨如同春天的温暖一般,心中又充满了喜悦,如今江南地区仍然安宁祥和,可是又有谁能为那被困在浅水中的大鱼(比喻有才能而不得志的人)放宽一些水域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展现了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敢恨帝城如日远”表达了诗人虽远离政治中心,但仍心系国家;“喜闻天语似春温”则透露出对朝廷政策的期待和欣慰。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首联以“故人昔有凌云赋”与“何意陆沉黄绶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友人的才华与现实的无奈;颔联通过“头白”与“眼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珍视;颈联则通过“敢恨”与“喜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尾联则以“江表恬熙”与“尺泽鲲”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为回应友人柳通叟寄给王文通的诗而作,当时黄庭坚身处贬谪之地,远离京城,心中难免有所不满和怨恨,当他听到朝廷的谕旨时,心中又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他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感到忧虑,认为许多有才能的人都被埋没或得不到重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