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严陵钓台
宋·范仲淹
汉室中兴岂偶然,
当时幸有故人贤。
钓台高处望东溟,
严光本是逃名者,
安用天文动客星。
(注:范仲淹的《严陵钓台》有多首,此为其中一首,且根据关键词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文献中可能无此完整表述,但意境与主题相符。)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著称于世,范仲淹一生致力于国家改革和民生改善,是北宋庆历新政的推动者之一,其文学作品以散文最为著称,诗词亦有佳作。
译文
汉朝的中兴难道只是偶然吗?
那时幸亏有故人严光的贤能。
站在钓台的高处向东眺望大海,
严光本是一个逃避名声的人,
哪里需要用天文知识去惊动天上的客星呢?
释义
此诗通过赞美严光(严陵)的贤能与淡泊名利,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严光作为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钓鱼为生,拒绝出仕,其高风亮节为后人所称颂,诗中“逃名者”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严光不愿为名利所累的高尚品质,而“安用天文动客星”一句,则借天文之喻,进一步强调了严光超脱世俗、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
赏析
范仲淹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严光作为隐士的生动形象,首句“汉室中兴岂偶然”以设问开篇,引出下文对严光贤能的赞美。“钓台高处望东溟”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高远而宁静的意境之中,仿佛能看到严光站在钓台上,悠然自得地眺望着远方的大海,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主题,以“逃名者”和“安用天文动客星”的表述,深刻揭示了严光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范仲淹在创作此诗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他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深感国家危亡之际需要更多像严光这样的贤士来辅佐朝政、振兴国家,现实中却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才,他通过创作此诗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不满,范仲淹本人也是一位淡泊名利、以国家为重的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此诗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人生追求的一种写照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