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行歌便终日,逢人那识我为谁。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间白沙看不见。

梅魂竹梦已三更,怪底吟边总忆卿。

梦绕云山几万重,有兴行歌便终日。

逢人那识我为谁,一樽还酹江月明。

(注:“有兴行歌便终日,逢人那识我为谁”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第二首中作为虚构的扩展,以展现一种意境,真正的《山园小梅二首》并无此两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此处为虚构,因历史上著名的是林逋的原型——北宋隐逸诗人林逋,但“有兴行歌便终日,逢人那识我为谁”并非其原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基于虚构的林逋)

林逋,北宋时期的一位隐逸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高洁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著称,他热爱自然,擅长以诗寄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以及梅花等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针对虚构的扩展部分)

在山园之中,我剪下如绡般零碎的梅花,它们仿佛点点酥凝,无需人工匀红晕碧,空中流动的霜华仿佛静止不飞,汀间的白沙也几乎看不见,夜深人静,梅魂竹梦交织,已至三更,我不禁总想起你,梦中我绕着云山走了几万重,兴起时便整日行歌,遇到的人哪里知道我是谁呢?我只愿以一樽酒,祭奠那江上的明月。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行吟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山园中赏梅,兴起时便整日行歌,不为外物所累,逢人也不求人识,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园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人以“有兴行歌便终日,逢人那识我为谁”两句,巧妙地传达了自己不慕名利、不求人识的淡泊心态,这种心态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干扰。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山园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在山园中,诗人与梅花为伴,与自然为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自由,这种生活状态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