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物
宋·邵雍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末学常忧堕吝骄,晚知鹏鷃本逍遥。
作者及朝代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定居洛阳,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
作者简介
邵雍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易经》研究,他创立了“先天学”,并把它作为自己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邵雍的哲学思想受到后世理学家的推崇,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提出了“加一倍法”等数学原理,对后世数学研究有所启发。
译文
在静观万物时,都能从中领悟到自然的乐趣,四季的变迁与人间的情感是相通的,道理贯通于天地万物之外,思想驰骋于风云变幻之中,富贵不能淫乱心志,贫贱也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儿才是真正的豪杰,我(末学)常常担忧自己会陷入吝啬和骄傲之中,晚年才领悟到无论是大鹏还是鷃雀,它们本质上都是逍遥自在的。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强调了静观万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中间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天地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思想境界的广阔;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领悟和对贫富、骄吝的超越。
赏析
这首诗是邵雍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通过静观万物,领悟到了自然的乐趣和人生的哲理,诗人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不能动摇人的心志,真正的豪杰应该能够超越这些世俗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认为无论是大鹏展翅高飞还是鷃雀低飞浅唱,它们本质上都是逍遥自在的,这是人生的一种高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邵雍晚年隐居洛阳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自然、人生和哲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超越世俗的人生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末学常忧堕吝骄,晚知鹏鷃本逍遥”这两句诗在邵雍的诗歌中较为独特,但可能并非其最著名的诗句,在解读和赏析时,我们应结合邵雍的整体思想和创作背景进行理解,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流传的原因,对于某些诗句的具体创作背景和意图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