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布袋空携空满袖
宋·释宗杲
布袋空携空满袖,去来飘忽似云流。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醉饱要胜饥欲死,看渠也复面团团。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南宋禅宗高僧,字昙晦,号妙喜,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他早年出家,后成为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以禅法高深、机锋敏锐著称,释宗杲不仅禅学造诣深厚,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当时士大夫多有交往,对南宋佛教及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空着手携带着布袋,来去飘忽如同云流。
在千峰顶上无拘无束,万象丛中我得到了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夺辱,只把心事寄托给沙鸥。
酒醉饭饱胜过饥饿将死,看他也是一副面团团的样子。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首联写诗人携布袋空行,来去如云,表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形象,颔联进一步描绘诗人在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颈联则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淡泊人生的心境,尾联以“醉饱要胜饥欲死,看渠也复面团团”作结,通过对比醉饱与饥死的状态,暗示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越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境界,诗人通过携布袋空行、来去如云的形象,展现了自己不受世俗束缚、追求自在生活的态度,诗人还通过描绘在千峰顶上、万象丛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颈联的“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尾联的对比手法,更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成为了南宋禅宗的重要人物,但也可能面临着一些来自世俗或佛教内部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他通过描绘自己在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来传达自己对人生和佛教的理解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释宗杲作为禅宗高僧的豁达与智慧,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