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懒出
宋·林逋
自笑平生懒是真,闭门高枕动兼旬。
绿蔬林笋山家味,白酒茶瓯野客身。
窗外鸟声闲似我,池边花影淡于人。
世间万事皆如梦,莫向樽前问苦辛。
作者简介
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隐士、诗人,他一生不仕不娶,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是后世文人雅士心中高洁自持、超然物外的典范,林逋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译文
我自嘲自己这一生的懒散是确确实实的,常常关上门来,高枕无忧,一躺就是二十多天,吃的是山林间的绿色蔬菜和竹笋,这些山野之味;喝的是自家酿的白酒,用的是粗茶淡饭,这就是我这个山野之人的日常,窗外的鸟鸣声悠闲得像我一样,池边花朵的影子比人的心境还要淡泊,世间上的万千事情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要在酒杯前询问人生的苦楚与艰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自笑平生懒是真”直接点出主题,即诗人的懒散生活态度;“闭门高枕动兼旬”则具体描绘了这种生活的状态,长时间闭门不出,高枕无忧。“绿蔬林笋山家味,白酒茶瓯野客身”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山野生活,简单而自然。“窗外鸟声闲似我,池边花影淡于人”以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世间万事皆如梦,莫向樽前问苦辛”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认为世间万物皆如梦幻泡影,不必过于计较人生的苦乐。
赏析
这首诗以“懒”字贯穿全篇,却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诗中通过对山野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世间万事皆如梦”的哲理抒发,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诗人以“自笑”开篇,既是对自己懒散生活的自嘲,也是对世俗眼光的一种反讽,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与人生观。
创作背景
林逋生活在北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林逋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诗酒自娱,以梅鹤为伴,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逋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