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效外
宋·陆游
新凉一夜入效墟,晨起衣巾爽有余。
稻黍高低风簌簌,梧桐疏处露渌渌。
村居喜得近林壑,野兴何妨远市廛。
莫道闲居无乐事,此中清趣自超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一夜新凉之气悄悄侵入郊外的村庄,早晨起来,衣巾上还带着凉爽的余意,稻田和高粱地里,风吹过时簌簌作响,梧桐树的枝叶稀疏,清晨的露水在叶子上晶莹闪烁,居住在乡村,我很高兴能够接近山林沟壑,野外的情趣又怎会因远离城市而减少呢?不要说闲居生活没有乐趣,这里的清新雅致、超凡脱俗的乐趣是别的生活无法比拟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秋夜效外居住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新凉、晨露、稻黍、梧桐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夜效外的宁静与美好,首联“新凉一夜入效墟,晨起衣巾爽有余”直接点题,写出了秋夜的凉爽和清晨的清新,颔联“稻黍高低风簌簌,梧桐疏处露渌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田野的生机与活力,颈联“村居喜得近林壑,野兴何妨远市廛”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尾联“莫道闲居无乐事,此中清趣自超然”则进一步强调了闲居生活的乐趣和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乡村时所作,在乡村的宁静生活中,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与安宁,也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