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陆游画马图
宋·杨万里
摩挲东绢三叹息,收入放翁诗卷中。
笔下天机骏足露,毫端风力壮心雄。
似闻万马奔腾急,如见群龙踊跃同。
老我无能追逸足,只将心事付沙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译文
我抚摸着这幅画在东绢上的骏马图,不禁连连叹息,最终将它收入了放翁(陆游)的诗卷之中,画中的骏马仿佛透露出天生的机敏与矫健,画笔之下风力强劲,展现出画家的壮志雄心,我仿佛能听到万马奔腾的急促蹄声,又如同看见群龙在空中踊跃翻腾,如今我已年老体衰,无法再追逐那奔驰的骏马,只能将满腔的心事寄托给这画中的沙虫(此处沙虫或可理解为画中的微小细节,也可引申为作者心中的无尽思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马图,表达了诗人对画中骏马雄姿的赞叹,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追逐梦想的感慨,诗中“摩挲东绢三叹息”展现了诗人对画作的珍视与感慨,“收入放翁诗卷中”则暗示了这幅画与陆游诗歌的某种联系,或许是对陆游诗意的延续或补充。“笔下天机骏足露,毫端风力壮心雄”直接赞美了画家的技艺与豪情,“似闻万马奔腾急,如见群龙踊跃同”则通过想象与联想,将画中的静态骏马转化为动态的壮观场景,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赏析
这首诗以画马图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不仅赞美了画家的技艺,更通过画作引发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逝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摩挲”、“三叹息”等动作描写,以及“收入诗卷中”的行为,都体现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万马奔腾”、“群龙踊跃”等生动的比喻,将画中的骏马与自然界中的壮观景象相联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追逐梦想和事业,在一次观赏陆游的画马图时,他深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画中的骏马不仅触发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之情,更勾起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