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来游老未忘,背人岁月去堂堂。全诗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少年游

宋·刘克庄

总角来游老未忘,背人岁月去堂堂。

当时楼榭今何处,衰草斜阳断客肠。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被贬,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温婉细腻的一面,是南宋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自幼时总角之年便来此游历,至今老年仍未忘怀;

岁月无声地流逝,背离了人的意愿,显得如此威严而匆匆。

当年那些楼台亭榭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只剩下衰败的草丛和斜阳,令过往的旅人愁断了心肠。

释义

“总角来游老未忘”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期游历之地的深深怀念,即使到了老年也未曾忘怀。“背人岁月去堂堂”则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不顾人的意愿,显得庄重而迅速。“当时楼榭今何处”是对过去美好景物的追忆与寻觅,而“衰草斜阳断客肠”则描绘了眼前衰败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为线索,通过对比少年时的游历与老年时的重访,展现了岁月的沧桑巨变和人生的无常,首句“总角来游老未忘”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光的深深眷恋,次句“背人岁月去堂堂”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岁月赋予了威严而匆匆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当时楼榭今何处,衰草斜阳断客肠”则通过描绘眼前衰败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哀愁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晚年时期重游旧地时所作,诗人年轻时曾游历过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晚年再次来到此地时,却发现当年的楼台亭榭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衰败的草丛和斜阳,这种巨大的反差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怀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