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全诗是什么?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宋·陆游

老去读书随忘却,眼昏灯暗苦频扪。

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渐长,读书时常会忘记所读内容,眼睛昏花,灯光昏暗,只能频繁地摸索书页,从今往后,我要更加珍惜这还能看书的眼睛,长久地眺望西方那重重叠叠的青山,寓意着对知识的无尽追求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对读书的热爱与珍视,以及面对身体衰老、视力下降的无奈与坚持,首句“老去读书随忘却”直接点出年龄增长带来的记忆力减退;次句“眼昏灯暗苦频扪”则描绘了视力下降、阅读困难的情景,后两句“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即使身体条件不再允许,也要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用心灵去感知世界的美好与广阔。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对读书生活的深厚感情,前两句通过“老去”、“忘却”、“眼昏”、“灯暗”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晚年读书时的艰辛与无奈,后两句却笔锋一转,以“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的豪迈之语,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无限向往,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正是陆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后因主张北伐而被朝廷排挤,晚年退居家乡,过着简朴而清贫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面对身体逐渐衰老、视力下降的现实,依然坚持读书、追求知识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以及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