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出自哪首诗?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唐·杜甫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疏篱残菊犹堪醉,落日孤云不可追。

地僻门深芳草积,山空人静白云飞。

他年犹拟寻幽去,不似当年得计违。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朝廷中人才济济,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人显得笨拙无能;在江湖上漂泊多年,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稀疏的篱笆旁,残败的菊花依然能让人沉醉;落日余晖中,孤独的云朵已无法追寻,地处偏僻,门户深锁,芳草堆积;山中空旷,人迹罕至,白云悠悠,将来我还打算寻找幽静的地方隐居,不会像当年那样违背自己的意愿而错失良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对比了朝廷中的才华横溢之士与自己晚年归乡的境遇;颔联“疏篱残菊犹堪醉,落日孤云不可追”描绘了归乡后的自然景象,寓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无奈;颈联“地僻门深芳草积,山空人静白云飞”进一步渲染了归隐之地的幽静与闲适;尾联“他年犹拟寻幽去,不似当年得计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归隐为主题,通过对比与描绘,展现了杜甫晚年归乡后的心境变化,诗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无奈,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杜甫以“台省多才”与“吾辈拙”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与自嘲;而“江湖久客暮年归”则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超脱,颔联与颈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归隐之地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望,展现了他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归乡后所作,在经历了长期的漂泊与仕途的失意后,杜甫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仕途的失望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这首诗中,杜甫以归隐为主题,通过对比与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变化,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洞察力与高超艺术表现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