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龙公要斟酌,收云归山水归壑。的解释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龙吟

唐·李中

稽首龙公要斟酌,收云归山水归壑。

风雷驱策不须忙,且向人间作霖雨。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时为淦阳宰,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光,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唐代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向龙公深深稽首,请求他仔细斟酌:让云雾回归山川,让水流汇入沟壑,风雷啊,你们不必急于驱使,暂且先在人间降下甘霖,滋润万物。

释义

这首诗以向龙公稽首祈求降雨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间疾苦的关切,首句“稽首龙公要斟酌”中的“稽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对龙公的尊敬和祈求;“要斟酌”则暗示了诗人希望龙公能审慎考虑人间的需要,次句“收云归山水归壑”描绘了云散水归的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希望自然力量能够恢复平衡,带来降雨的意愿,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风雷的劝诫和对人间降雨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通过向龙公祈求降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中“稽首”、“斟酌”、“收云归山”、“水归壑”等词语的运用,既体现了诗人的虔诚和谦逊,又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生动和美丽,诗人还通过劝诫风雷“不须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间安宁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情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困苦,诗人李中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了人间的疾苦和对自然的无力感,于是通过向龙公祈求降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间安宁的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追求。

是对这首诗的原文、作者、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分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