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午坐焚香常寂寂,晨兴署字亦寥寥。
空庭日暮鸟争树,深院春深花满腰。
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人事半相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午坐焚香常寂寂,晨兴署字亦寥寥”这两句并非出自陆游完整流传下来的某一首诗中,可能是后人从陆游的诗文中摘取或有所改编,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山居”诗中,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中午时分静坐焚香,四周一片寂静;清晨起来签署文件,笔墨也显得稀疏,空旷的庭院里,傍晚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深邃的院落中,春天已深,花儿开满了腰间,年老之后,对于功名只是空自惋惜;近年来,人事多半已经变得遥远陌生,青山处处都可以埋葬忠勇之士的尸骨,何必一定要用马革包裹着尸体回来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于过往功名的淡然态度,前两句“午坐焚香常寂寂,晨兴署字亦寥寥”通过焚香与署字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后几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忠勇精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通过焚香与署字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后几句则通过对比与反衬,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忠勇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想象,陆游在晚年时期,面对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坎坷经历,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忠勇精神的坚守,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在陆游的众多作品中,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贯穿始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