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空室留琴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四壁尽空君勿怪,才留一物即关怀。
此中自有逍遥趣,莫向人间争宠埃。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查慎行学识渊博,诗风清新隽永,是清初“浙西派”诗论的倡导者之一,与朱彝尊、厉鹗并称“浙西三大家”,他的诗作深受时人及后世推崇,对清代文学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你不要奇怪这四壁为何空空如也,我之所以还留下一样东西,是因为我对它有着深深的关怀,在这空荡的房间里,我自有我的逍遥自在,不会去与人世间那些争名夺利之事沾染尘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空荡的房间,仅留下一物(暗指琴或其他寄托情感之物),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即便物质上再简朴,只要心中有寄托,就能享受到真正的乐趣,无需去争抢人世间的名利与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首句“四壁尽空君勿怪”直接点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好奇;次句“才留一物即关怀”则巧妙解答,暗示诗人虽身处简朴环境,但对心中所爱之物仍怀有深情厚意,后两句进一步升华主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名利场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是查慎行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查慎行晚年时期,此时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在晚年归隐生活中,他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自我修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一个空荡的房间和留下的唯一物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士人面对社会现实时的复杂心态与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