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从昭代乞残骸,荷锸随行偶未埋。出自哪首诗?

风云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宋·陆游

久从昭代乞残骸,荷锸随行偶未埋。

老去已无悲喜事,归来犹作故山魁。

烟波渺渺渔舟小,风雪萧萧戍鼓哀。

从此闲身天地外,人间万事不关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长久以来我向朝廷乞求归还我这副残破的身躯,扛着锄头随行,侥幸还未被黄土掩埋。

年岁已高,心中已没有了悲喜之事,归来后依然做故乡山水的魁首。

烟波浩渺,渔舟显得如此渺小,风雪交加中,边关的鼓声带着哀愁。

从此以后,我这闲散之身将置身于天地之外,人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不再关心。

释义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久从昭代乞残骸”说明诗人长期向朝廷请求辞官归隐,“荷锸随行偶未埋”则暗示自己虽未死,但已准备好随时归隐,次句“老去已无悲喜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归来犹作故山魁”则流露出对故乡山水的深厚感情,后两句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场景,渔舟渺小、风雪哀愁,但诗人却置身事外,不再关心人间万事。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归隐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久从昭代乞残骸”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也暗示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而“老去已无悲喜事”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时,他深感仕途无望,便萌生了归隐的念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归隐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