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走笔赠薛涛
唐·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霄。
续诗
水部张员外携乐天诗见示因续之
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哲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
作者简介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初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监察御史,长庆二年(822年),由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任同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大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她们言语巧妙如同鹦鹉舌,文章华丽如同分得凤凰的羽毛。
众多的辞客都纷纷停笔,不敢再写,所有的公卿都想梦中得到她们那支生花的妙笔。
分别后相思如同明月,照耀着云间、水上直到九天云霄。
续诗:
不要做出世间那些儿女情长的姿态,明年我就要远赴万里之外的安西了。
释义
这首诗及续诗主要赞美了薛涛的才华,并表达了元稹即将远行,不愿被儿女私情所牵绊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及续诗是元稹对薛涛才华的赞美和对自己即将远行的感慨,前几句通过描绘锦江和峨眉山的秀丽,引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并赞美她们言语巧妙、文章华丽,接着通过“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两句,进一步突出了薛涛的才华,使得众多辞客都自愧不如,公卿们也都想梦中得到她那支生花的妙笔,续诗则表达了元稹即将远行,不愿被儿女私情所牵绊的豪情壮志,与前几句的赞美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元稹的豁达和坚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及续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稹的仕途经历有关,元稹在唐朝中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首诗中,他赞美了薛涛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即将远行,不愿被儿女私情所牵绊的豪情壮志,这可能是在他即将离开某个地方或即将面临新的仕途挑战时所作,以此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豁达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元稹对文学和才华的尊重和赞美,以及对女性才华的认可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