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纷了不知,又逢燕乳麦秋时。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燕乳麦秋

唐·白居易

世事纷纷了不知,又逢燕乳麦秋时。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思。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哲思。

译文

世间纷扰繁杂的事情全然不知晓,又迎来燕子哺育幼雏、麦子成熟的初秋时节,屋檐前落下了几片叶子,无人清扫,这景象又勾起了我在书房里一夜的思考。

释义

首句“世事纷纷了不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杂事务的淡然态度,不愿过多纠葛其中,次句“又逢燕乳麦秋时”则点明了时节,以自然界中燕子哺育幼雏和麦子成熟为象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后两句通过描绘屋檐前落叶无人清扫的景象,引出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深意的秋日画面,诗人通过“世事纷纷了不知”与“又逢燕乳麦秋时”的对比,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纷扰、关注自然变迁的心境,而“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思”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思考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近人与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与升迁,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在晚年,白居易更加倾向于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初秋时节,面对自然景象,内心有所感触而创作的,通过描绘燕子哺育幼雏、麦子成熟等自然景象,以及屋檐前落叶无人清扫的静谧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