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簿书昏病眼,梦游烟雨湿渔蓑。出自哪首诗?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多病所虑

(虚构扩展,因原诗中无直接对应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进行创意性扩展)

宿业簿书昏病眼,梦游烟雨湿渔蓑。

愁肠百结难消解,病体支离易寂寥。

幸有诗书堪慰藉,还期风月可逍遥。

何时得遂归田计,闲看云舒与卷高。

(注:由于“宿业簿书昏病眼,梦游烟雨湿渔蓑”并非杜甫原句,此处作为创意性扩展,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多病所虑”中,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以“多病所虑”部分进行翻译)

宿命的文书使病眼昏花,梦中游走于烟雨之中,渔蓑被雨水打湿,愁绪如肠,百结难解,病弱的身体更易感到寂寥,幸好还有诗书可以慰藉心灵,还期待着风月可以带来逍遥自在,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悠闲地观看云彩的舒展与卷高。

释义

“宿业簿书昏病眼”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处理公务(或指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而导致眼睛昏花,身体疲惫不堪的状态。“梦游烟雨湿渔蓑”则描绘了诗人梦中游走于烟雨朦胧之中,渔蓑被雨水打湿的情景,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多病、身心俱疲的生活状态,通过“宿业簿书”与“梦游烟雨”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疲惫,又表达了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沉郁顿挫”风格,情感深沉而含蓄,意境悠远而深邃。

创作背景

(以虚构的“多病所虑”为背景进行阐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江村,身体多病,生活困顿,面对宿命的无奈与现实的压力,诗人内心充满了愁绪与不安,他并未完全沉沦于消极情绪之中,而是通过对诗书、风月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这两句诗也反映了杜甫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体现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切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