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今日醉游心已足,一瓢归去隐青城。
山间水畔寻幽处,月下风前得静名。
不问世间纷扰事,只将心事付沙汀。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清。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此类诗歌的常见风格和陆游的生平背景进行构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今日我醉游山水之间,心中已感满足,只愿携一瓢清水,归去隐居在青城山中,在那山间水畔寻找幽静之地,于月下风前获得宁静之名,不再关心世间的纷扰之事,只将心事寄托于沙滩与河滩之上,不知何时能真正归隐于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径自然清幽。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通过描绘醉游后的心境和归隐的愿景,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高洁情怀。
赏析
本诗以“今日醉游心已足”开篇,直接点出诗人醉游后的满足与惬意,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一瓢归去隐青城”一句,以“一瓢”象征简朴的生活态度,而“隐青城”则表达了诗人对青城山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中间两联通过描绘山间水畔的幽静和月下风前的宁静,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尾联则以“何时归去青山外”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以“月满松风径自清”的描绘,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清幽与雅致。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基于陆游的生平背景和诗歌风格,我们可以推测,如果陆游真的创作了这样一首诗,那么它很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怀忧愤之时所写,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贬谪,晚年退居家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宁静,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其清幽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可能激发了陆游的归隐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