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老矣常嗟去日遒,病来更觉此生浮。
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坐闲门看水流。
壮志未酬心已倦,流年如水梦难留。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幽。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已老,常常感叹过去的时光如此强劲而迅速地流逝;生病之后,更加觉得此生如同浮萍一般无依无靠,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我独自坐在门前,静静地看着水流缓缓流过,壮志未酬,心中已感疲倦;岁月如流水般逝去,美好的梦想也难以挽留,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那月光洒满的松林间,小路自会显得幽静深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因病而生的感慨与无奈,首联“老矣常嗟去日遒,病来更觉此生浮”直接点出主题,即年老多病,对过往时光的流逝感到惋惜,同时也对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有所感悟,颔联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空庭和独坐看水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落寞,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流逝岁月的无奈,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感怀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时期,他因病缠身,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病中感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