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老人亦起穿两屦,岩泉漱齿读黄庭。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等传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寂静地把柴门关上,独自对着西边的落晖,鹤巢筑在松树间,人们很少来探访我这简陋的居所,嫩竹含露似带白粉,红莲落瓣如同卸下的红衣,老人也起来穿上鞋子,到山泉边洗漱牙齿,然后吟诵《黄庭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写环境的寂静与孤独,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老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首联“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直接点出诗人山居的寂寞与孤独,同时以“苍茫”形容落晖,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意境,颔联“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通过鹤巢与荜门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清幽与少有人扰,颈联“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尾联“老人亦起穿两屦,岩泉漱齿读黄庭”则通过老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与对道家经典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仕途不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闲适自在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与追求,体现了其超脱尘世的心境与人生哲学。